遵守法律法规,合法储存、运输、处置 报废组件性质判定: 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报废光伏组件属于“一般工业废弃物”。 产废单位环保职责:《固废法》第三十七条: 产生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单位委托他人运输、利用、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,应当对受托方的主体资格 和技术能力进行核实。 未经核实的,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受托方承担连带责任。 产废单位违法处罚: 《固废法》百零二条:产废单位未对受托方进行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核实的,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。 百一十八条:造成一般或者较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事故的,按照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计算罚款; |
依据法规及标准要求,采用先进处置技术,绿色处置 处置单位主体资格: 《固废法》第三十七条要求,产废单位需要核实受托方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,这里主要是指核实处置单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。 处置单位技术要求: 回收及处置过程,需要符合GBT 39753-2021《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通用技术要求》、T/CPIA 0002-2017《晶体硅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通用技术要求》等标准要求。 |
资源循环再利用,助力实现碳中和 城市矿山资源: 光伏组件属于可再生新能源,但其构成材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。 报废光伏组件属于城市矿山资源,应对其进行资源化再利用。 再生资源助力碳中和: 利用回收的玻璃再生玻璃,可节约煤、电能源10—30%,减少空气污染20%,减少采矿尾气排放80%。 与生产等量的原铝相比,再生铝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仅为前者的3%—5%,碳排放量仅为0.23吨,是电解铝生产带来碳排放的2.1%。生产1吨再生铝可节约3.4吨标准煤,14吨水,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20吨。 硅片生产耗能占组件生产耗能的50%以上,超过50%的碳足迹和气候影响来源于硅料生产,使用再生硅料可大大降低碳排放。 |